导语
Introduction
“管它结果如何,先做了再说,个往不然连上牌桌的坑机会都没有。”
作者丨崔力文
责编丨崔力文
编辑丨靳鹏辉
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现在的个往中国车市,更像是坑 :“自主品牌借着新能源转型的浪潮 ,把原来每一块合资品牌固守的个往阵地 ,都卷成一片不留情面的坑红海。”
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,纵观最近一批的坑工信部新车目录中,小鹏X9突然登场。个往对,坑无须怀疑 ,个往就是坑何小鹏口中那款“年轻态的智能纯电MPV”。
平心而论,个往仅从外观来看,坑虽然稍显离经叛道,但还算得上顺眼,唯一存在争议的 ,则是那个C柱以后的溜背设计。
与此同时,尺寸方面,小鹏X9车长逼近5.3米,轴距超过3.1米,提供单电机 、双电机两种动力系统 ,加之这家新势力造车在智舱与智驾维度的储备,整体表现足够令人期待。
无独有偶,就在小鹏X9“曝光”一天以后 ,网络中突然流传出一段有关理想MEGA十分清晰的轻伪装车路试视频,基本能够把这款充满热度与争议的旗舰级纯电MPV,造型端详个七七八八。
进一步了解后得知,实际上是理想官方的有意为之,甚至主动把素材分发给各家媒体 ,并在配文中直接宣称“理想MEGA ,高铁开回家” 。有意无意中 ,又精准阻击了一波小鹏X9的声量 。
当然 ,值得分享的还有几天前 ,以32-46万元开启预售的合创V09(参数丨图片) ,即便被人遗忘在了角落,可它“全球第一辆搭载800V高压系统纯电MPV”的身份 ,依旧值得放在台面之上说道说道 。
至此 ,短短一周 ,三家新势力造车的集体的暗流涌动,无疑再次佐证了文章开篇的判断,究竟哪里即将卷成一片不留情面的红海,瞬间变得一目了然。
顺势 ,将时间轴拉长,实际上从去年开始,MPV市场已经“大变天”。曾经 ,别克GL8不可一世的霸主地位 ,正在被腾势D9所彻底推翻。
殊不知,刚刚过去的8月,后者共售出新车10,035辆 ,连续8个月蝉联30万以上豪华MPV市场销量冠军。
成绩向好 ,必然会有读者反问 :曾经许多自主品牌都曾努力过,但是真正做到的为何是它 ?
在我眼中,答案其实非常简单。根本原因还是拥有电动化的加持,真正实现了更高的配置、更好的动力 、更优的能耗等产品力层面的超越,并且价格与别克GL8做到了旗鼓相当 。
而不久前,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在微博上表示:“腾势D9接下来会达到月销1.5万辆的目标。”如此表态一出 ,又为该产品注入一针“强心剂”。
不过,作为旁观者,愈发觉得:“腾势D9的大卖 ,更像开了一个坏头 ,让所有自主品牌都盲目自信的认为,位于MPV市场捞金应该轻松且愉悦 。”
实际上 ,它的异军突起 ,基本上是不可复制的。身为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 ,腾势D9可谓占尽天时 、地利 、人和。譬如 ,比亚迪DM-i光环的加持,主攻商务出行的定位 。
反观同期涌入赛道的竞品 ,类似岚图梦想家、大通MIFA9 、荣威iMAX8、红旗HQ9,处境都只能用“掀不起任何水花”形容。包括曾经被给予厚望的极氪009,月销也仅仅维持在2,000辆左右 。
面对上述结果,只能说:“眼下,想要打造一辆爆款新能源MPV太难了 ,尤其打造一辆爆款纯电MPV更是难上加难。”
况且 ,需要知晓的是 ,就拿最近的2022年为例 ,整个中国MPV市场的总销量为94.3万辆 ,同比下滑了12.6% 。与轿车和SUV市场动辄超过30%的新能源渗透率相比,MPV市场也仅有不到5%。
而从选择习惯来讲 ,结合使用场景 ,中国私人消费者明显偏爱主流轿车和SUV,尤其是首购用户。相比之下 ,入手MPV的更多是增换购,亦或是存在商务接待需求的车主。
汇总下来,这是一块肉不算多,却异常难啃的“骨头”,绝没有一些文章中营造的那般理想与诱人。
也恰恰基于这样背景,又一个问题随即产生 :明知有“坑”,为何还一个个奋不顾身往里跳?难道小鹏不懂?理想不懂?其它自主品牌不懂?
由此望向更深处,答案则分别指向“有利可图”与“时机到了” 。
分别拆解来看,第一项很好理解 ,就拿别克GL8为例 ,不夸张的说,过往多年之间 ,几乎凭借一款车型的丰厚报酬 ,养活了整个上汽通用 。
如此局面,必然令人“眼红”,也催生出诸多虎视眈眈的分羹者。
至于第二项,仍然像文章开篇提及的 ,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现在的中国车市,更像是 :“自主品牌借着新能源转型的浪潮,把原来每一块合资品牌固守的阵地,都卷成一片不留情面的红海。”
相信大多车企抱有的心态都是 :“管它结果如何,先做了再说,不然连上牌桌的机会都没有 。”
是的 ,眼下主打一个群雄乱战,完全没有什么规律和章法可言,身处全新的赛道,一切秩序与规则都在重塑之中 。
作为佐证 ,据日经中文网报道,丰田旗下子公司丰田车体社长松尾胜博在受访中谈到,“公司内部已经正在讨论在华率先投放纯电埃尔法的计划 。”
一同接受采访的另外一位高管则表示,“当前,纯电MPV在中国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,多家本土车企已经陆续推出与埃尔法相似设计的产品 ,我们有了很强的危机感。”
毫无疑问,从言语间深深感受到了二者乃至整个丰田的焦虑与急迫 。
毕竟 ,谁都不愿意把“利润奶牛”的固有份额拱手让人 。可即便纯电埃尔法真的到来 ,届时大概率也是凶多吉少 ,因为竞争实在太过激烈,市场实在太过饱和。
而眼下,不如好好关注李想吹出的牛会不会实现 :“理想MEGA将会成为50万元以上,所有乘用车中的销量第一。”
哦 ,对了,关于它还想吐槽一下,“高铁开回家”的口号真不再好好想想?
|崔力文|
爱车如命,
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~
THE END
微信号|iAUTO2010
宁德时代,多少胜算?
特写:在特斯拉“打螺丝”的人
充电 ?换电
?未来补能谁说得算